科學家們已經開發(fā)出一種“納米抗體”——美洲駝抗體的一個小片段——能夠在人類巨細胞病毒 (HCMV) 躲避免疫系統的情況下追蹤它。然后,這使免疫細胞能夠尋找并摧毀這種可能致命的病毒。
在英國,大約五分之四的人被認為感染了 HCMV,而在發(fā)展中國家,這一比例可能高達 95%。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病毒仍然處于休眠狀態(tài),隱藏在白細胞內,在那里它可以保持不受干擾和不被發(fā)現數十年。如果病毒在健康個體中重新激活,通常不會引起癥狀。然而,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例如,需要服用免疫抑制藥物以防止器官排斥的移植受者——HCMV 再激活可能是毀滅性的。
目前還沒有針對HCMV的有效疫苗,抗病毒藥物經常被證明無效或具有非常嚴重的副作用。
現在,在《自然通訊》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中,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使用一種稱為納米抗體的特殊抗體將病毒從其藏身之處追趕的方法。
納米抗體最初是在駱駝中發(fā)現的,并且存在于所有駱駝科動物中——該類動物還包括單峰駝、美洲駝和羊駝。人類抗體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分子組成,它們共同識別并結合細胞或病毒表面稱為抗原的標記。然而,對于這類特殊的駱駝抗體,只有抗體的單個片段——通常稱為單域抗體或納米抗體——就足以正確識別抗原。
該研究的聯合第一作者、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 Timo De Groof 博士說:“顧名思義,納米抗體比常規(guī)抗體小得多,這使得它們非常適合特定類型的抗原,并且相對容易制造和調整。那就是為什么他們被譽為有潛力徹底改變抗體療法。”
第一個納米抗體已被生物制藥公司 Ablynx 批準并推向市場,而其他納米抗體已經在針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某些癌癥等疾病進行臨床試驗。現在,荷蘭和英國的團隊開發(fā)了針對特定病毒蛋白 (US28) 的納米抗體,這是在 HCMV 潛伏感染細胞表面可檢測到的少數元素之一,也是這種潛伏狀態(tài)的主要驅動因素。
劍橋大學醫(yī)學系的 Ian Groves 博士說:“我們的團隊已經證明,源自美洲駝的納米抗體有可能戰(zhàn)勝人類巨細胞病毒。這可能非常重要,因為這種病毒會導致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出現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系統運行不正常。”
在使用感染病毒的血液的實驗室實驗中,該團隊表明納米抗體與 US28 蛋白結合并中斷通過該蛋白建立的信號,這些信號有助于使病毒保持休眠狀態(tài)。一旦這種控制被打破,局部免疫細胞就能夠“看到”細胞被感染,從而使宿主的免疫細胞能夠追捕并殺死病毒,清除潛在的病毒庫并清除血液中的病毒。
標簽: 美洲駝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