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蘇門四學士是誰啊,蘇門四學士是誰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蘇軾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廌又合稱“蘇門六君子”。
2、蘇門四學士”:秦觀(1049~1100年),北宋詞人。
3、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
4、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
5、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
6、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家。
7、詩風與詞相近。
8、有《淮海集》、《淮海?士長短句》。
9、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
10、洪州分寧人。
11、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圣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后來新黨執(zhí)政,屢遭貶,死與宜州貶所。
12、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
13、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
14、書法精妙,與蘇、米、蔡并稱“宋四家”。
15、詞與秦觀齊名,藝術成就不如秦觀。
16、晚年近蘇軾,詞風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時有高妙。
17、有《山谷詞》。
18、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元豐二年進士。
19、歷仕秘書省正字、校書郎 、禮部郎中及地方官職等,曾兩度被貶。
20、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
21、蘇門四學士之一。
22、其集有詩賦23卷。
23、雜著散文47卷。
24、詩以古體為多,七律次之。
25、補之喜學韓、歐,骨力遒勁,辭格俊逸。
26、也有失于散緩,散文化傾向較顯著。
27、其散文成就高于詩,風格溫潤典縟,流暢俊邁.詞風受蘇軾影響,氣象雄俊沉郁。
28、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29、張耒(1054-1114) 字文潛, 號柯山. 楚州淮陰(今屬江蘇)人. 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亳縣). 蘇門四學士之一. 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 歷任臨淮主簿、壽安尉、咸平縣丞等職. 張耒13歲能文,曾游學陳州, 受到學官蘇轍愛重,因得從學于蘇軾. 張耒論文, 淵源于三蘇,主張文理并重,平易自然. 創(chuàng)作以詩歌成就最高,集中有樂府詩、古律詩30余卷,近1700首, 除個人抒情遣懷之作外, 寫田野風光、稼穡艱難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較多,詩風以平易、流麗、曉暢見長, 很少用硬語僻典,晁補之曾贊稱說:“君詩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風開百花”, 頗能道出張詩的妙處. 張耒之作對南宋詩人學習唐調, 開了風氣. 他的寫景抒懷詩, 真醇自然, 清新圓潤, 耐人尋味. 不過, 張耒寫詩, 長于鍛造佳句, 而短于謀篇布局, 有時琢煉不夠, 部分作品不免流于平直粗疏. 有《柯山集》50卷,《拾遺》12卷,《續(xù)拾遺》1卷. 《張右史文集》60卷. 《宛丘集》76卷.“蘇門六君子”。
30、“四學士”指的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
31、“六君子”是在四學士之外、再加陳師道與李廌。
32、陳師道(1053~1101)北宋詩人。
33、字履常、無己,號后山居士。
34、徐州人。
35、16歲時跟曾鞏學習,元?初年,任徐州教授,后為太學博士。
36、他仰慕蘇軾,經(jīng)常以詩文唱和,成了“蘇門六君子”之一。
37、受人彈劾,改任潁州教授,不久又罷官回鄉(xiāng)。
38、為人耿直,不趨奉權貴,一生清貧。
39、愛苦吟,以詩著稱。
40、初學黃庭堅,后習杜甫,作詩態(tài)度嚴肅,煉幽錘邃,精深雅奧,自成一家。
41、方回著《瀛奎律髓》中,把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同尊為江西詩派“三宗”。
42、著有《后山集》14卷、《后山詩話》1卷、《后山談叢》6卷、《長短句》2卷等。
43、?李廌(zhì)字方叔,華州(今陜西華縣)人。
44、父李敦與蘇軾同年舉進士。
45、他曾以文章謁蘇軾于黃州,蘇軾認為他的文章筆墨瀾翻,有飛沙走石之勢。
46、拊其背曰:“子之才,萬人敵也。
47、抗之以高節(jié),莫之能御也。
48、”著有《濟南集》,近 人自《永樂大典》輯出。
49、《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