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谷是哪五谷怎么讀,五谷是哪五谷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五谷”即是古代所指的五種谷物。
2、比《論語》更古的書如《詩經》、《書經》等里面,只有“百谷”,沒有說“五谷”的。
3、從百谷到五谷,是不是糧食作物的種類減少了呢?不是的。
4、當初人們往往把一種作物的幾種不同品種一個個起上一個專名,這樣列舉起來就多了。
5、而且“百”字在這里不過是用來指多的意思,也并不是真有一百種。
6、五谷這一名詞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分類概念,同時反映當時的主要糧食作物有五種。
7、 關于“五谷”,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 五谷這一名詞在當初創(chuàng)造的時候,究竟指的是什么,沒有留下記載來。
8、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最早的解釋,是漢朝人寫的。
9、漢人和漢以后人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法是稻、黍、稷、麥、菽(即大豆);另一種說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麥、菽。
10、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只是一種有稻而沒有麻,另一種有麻而沒有稻。
11、麻子雖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纖維來織布。
12、谷指的是糧食,前一種說法沒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較合理。
13、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沒有稻,也有可能。
14、《史記·天官書》“凡候歲美惡”(預測年歲豐歉)下面所說的作物,就是麥、稷、黍、菽、麻五種,屬于后一種說法。
15、大概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漢人和漢以后的人對五谷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16、 兩種說法結合起來,就得出了稻、黍、稷、麥、菽、麻六種作物。
17、戰(zhàn)國時代的名著《呂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紀作品)里有四篇專門談論農業(yè)的文章,其中“審時”篇談論栽種禾(稷)、黍、稻、麻、菽、麥這六種作物的情況;“十二紀”篇中說到的作物,也是這六種。
18、 很明顯,稻、黍、稷、麥、菽、麻就是當時的主要作物。
19、所謂五谷,就是指這些作物,或者指這六種作物中的五種。
20、但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斷演變著,現在所謂五谷,實際只是糧食作物的總名稱,或者泛指糧食作物罷了。
21、 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
22、“五谷”之說出現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谷不分”。
23、但解釋卻有不同,一說是黍、稷、麥、菽、稻;一說是黍、稷、麥、菽、麻。
24、這二種說法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稻麻的有無,之所以出現分歧,是因為當時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種,“百谷”、“六谷”和“九谷”說的存在就是一個明證,而各地的作物種類又存在差異所致。
25、“五谷”說之所以盛行,顯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響所致。
26、因此,籠統(tǒng)地說來,五谷指的就是幾種主要的糧食作物。
27、 據史料記載,最早種植“五谷”的出現于我國商周時期。
28、商周時期,我國處于奴隸制社會的繁榮時期,人們所種植的農作物種類增多,并且國家大力支持發(fā)展農業(yè),“井田制”實行集體勞作,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29、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完整的排水灌溉系統(tǒng),人們開始使用糞肥.綠肥.以及草木灰。
30、這些條件使得商周時期的農業(yè)進一步發(fā)展。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