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是否矛盾,首因效應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暈輪效應與首因效應的區(qū)別:“第一印象”是以儀容儀表、言談舉止為素材而形成的,帶有較多的情緒色彩。
2、受其影響,人們會喜歡或不喜歡與對方交往,但不能明確地說出對方“是什么人”。
3、2、“暈輪效應”是在與對方交往了一段時間后,因了解對方的某一特別突出的品質并據此進行“故事化”的推理而產生的。
4、3、人際認知要比“第一印象”更有深度。
5、人們已能“持之有據”地說對方是“好人”或是“壞人”。
6、4、從時間上說,“首因效應”在前,“暈輪效應”在后。
7、5、但是在人際交往中,往往是“第一印象”仍在起作用的時候,“暈輪”也開始起作用了。
8、這樣“首因效應”就會像“增效劑”一樣地去增強“暈輪效應”。
9、6、“暈輪效應”作用時間比“首因效應”要長,它可以持續(xù)到人際交往的全過程。
10、拓展資料:首因效應的產生與個體的社會經歷、社交經驗的豐富程度有關.首因效應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我們以后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實際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響。
11、第一印象,是在短時間內以片面的資料為依據形成的印象,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
12、這一最先的印象對他人的社會知覺產生較強的影響,并且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實驗心理學究表明,外界信息輸入大腦時的順序,在決定認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視的。
13、最先輸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輸入的信息也起較大作用.大腦處理信息的這種特點是形成首因效應的內在原因。
14、參考資料:首因效應_百度百科 暈輪效應_百度百科。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