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李旦簡介,李旦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公元712年七月,唐睿宗無法面對與平衡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爭端,禪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每五天在太極殿接受群臣的朝賀。
2、詳為李旦登基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爭權(quán)。
3、雖然李隆基是太子,但太平公主地位特殊,又擁護李旦有功,所以控制實權(quán)。
4、太平公主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七個丞相五個是她的門生;李隆基不敢惹太平公主,一點小事惹了她就害怕地忙去告罪。
5、鏟除韋氏的政變是由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策劃的,李旦是由他們倆擁立的,自己在政變中根本沒出力,只是因為高宗之子的身份才登上皇位。
6、李旦看到太平公主的勢力較大,怕父子倆都受她的協(xié)制,就在她和李隆基之間玩平衡。
7、但是,太平公主越來越勢大,又是武后和高宗之女,身份特殊,李隆基根本不是對手,李旦在無奈之下就選擇逃避。
8、再者,李旦也覺得李隆基有能力,就在登基三年后傳皇位給他,自己做了太上皇。
9、李旦雖然顧忌兒子李隆基,但認為兒子最起碼比妹妹靠得住。
10、擴展資料:李旦是唐高宗與武則天所生第四子,初名李旭輪,出生不久便被封為殷王,遙領(lǐng)冀州大都督、單于大都護、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
11、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因而深受父親唐高宗的寵愛。
12、開元四年(716年)李旦病逝,廟號睿宗,謚號為玄真大圣大興孝皇帝,葬于橋陵。
13、橋陵是李旦的陵寢,位于陜西省蒲城縣西北約十五公里處的豐山西南,以山為陵,在山腹開鑿地宮,并在地面上繞山筑城,四面各開一門,陵園周長約13公里,保留有石華表、石鴕鳥、石馬、石人、石獅等四十多尊巨大石刻。
14、橋陵的陵墓建造和石刻藝術(shù)是唐代繁盛時期的代表,與乾陵并稱為唐代陵墓石刻藝術(shù)之最,1988年被國務(wù)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李旦。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guān)。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gòu)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fēng)險自擔(dān)。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