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走馬燈是什么樣子,走馬燈是什么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走馬燈 民間燈彩的一種 。
2、外形多為宮燈狀 ,內以剪紙粘一 輪 ,將即繪好的圖案粘貼其 上 。
3、燃燈以后 熱氣上熏 ,紙輪輻轉 ,燈屏上即出現人馬追逐 、物換景移的影像 。
4、 宋時已有走馬燈 ,當時稱 “ 馬騎燈 ” 。
5、元代謝宗可詠走馬燈詩云 :“ 飆輪擁騎駕炎精 , 飛繞 間不夜城 ,風鬣追星來有影 ,霜蹄逐電去無聲 。
6、秦軍夜?jié)⑾剃柣?,吳炬霄馳赤壁兵 ; 更憶雕鞍年少日 ,章臺踏碎月華明 。
7、” 走馬燈又叫跑馬燈、串馬燈。
8、由毛竹編織成馬頭,馬尾;系在身上糊上顏色鮮艷的紙,如今已由絲綢取代。
9、在過去,走馬燈一般在春節(jié)等喜慶的日子里才表演,由二十來位11—14歲小孩組成,邊跳邊唱,根據節(jié)奏快慢形成不同陣勢,有喜慶、丁財兩旺、五谷豐登的寓意。
10、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精心制作的走馬燈會引起村里人的轟動,幾十里外的群眾都要趕來瞧一瞧這稀世精品———“頭發(fā)絲吊燈”走馬燈。
11、 制作好的馬燈竹為骨、紙為肉、發(fā)為脈、火為氣,用火炭燒起來作氣流動力改為電風扇帶動馬燈運轉。
12、走馬燈原理 加熱空氣,造成氣流,并以氣流推動輪軸旋轉,按此原理造成的玩具就是走馬燈。
13、走馬燈的發(fā)明,至晚在宋代。
14、宋代吳自牧的著作《夢粱錄》述及南宋京城臨安夜市時,已指出其中有買賣走馬燈的。
15、周密《武林舊事》在記述臨安「燈品」時也說:「若沙戲影燈,馬騎人物,旋轉如飛。
16、」可見,走馬燈在南宋時巳極為盛行。
17、 在一個或方或圓的紙燈籠中,插一鐵絲作立軸,軸上方裝一葉輪,其軸中央裝兩根交叉細鐵絲,在鐵絲每一端黏上人、馬之類的剪紙。
18、當燈籠內燈燭點燃后,熱氣上升,形成氣流,從而推動葉輪旋轉,於是剪紙隨輪軸轉動。
19、它們的影子投射到燈籠紙罩上。
20、從外面看,便成為清末《燕京歲時記》一書中所述「車馳馬驟、團團不休」之景況。
21、 走馬燈雖是個玩具,但其與近代燃氣輪機的原理,卻如出一轍。
22、走馬燈制作方法【材料準備】: 自備制作用走馬燈的工具和材料。
23、如;剪刀、膠水、鉛筆、直尺、圓規(guī)、各種彩紙(方形或圓形紙片)、細鐵絲一段(20cm)、縫衣針、印有奔馬的紙片、子母扣。
24、 制作步驟: 1,把紅紙剪成如圖一方一圓,方的為36×14CM,圓的直徑12CM,方的作圓筒,圓的作頂蓋(風輪)。
25、 2,把圓筒一端邊剪成許多小齒,粘上膠水,以便貼頂蓋。
26、 3,作頂蓋上的風輪:把圓形紙中央剪出8個小窗門,每個窗門半開著,方向要一致。
27、作完之后把它粘在圓筒上。
28、 4,用細鐵絲作支架,做成雙環(huán)狀套在臺燈燈泡上,尖端頂在頂蓋的圓心處,為了耐用,圓心處嵌上子母扣作為軸承。
29、 5,剪粘奔馬圖樣。
30、也可以用彩筆畫馬的圖形。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