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在壓力之下,人們會根據比放松時更弱的證據得出不受歡迎的結論。
今天發(fā)表在《神經科學雜志》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壓力會使人們更有可能認為最壞的情況是真實的。
資深作者 Tali Sharot 教授(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與語言科學和馬克斯普朗克倫敦大學學院計算精神病學和衰老研究中心)說:“你將做出的許多最重要的選擇,從財務決策到醫(yī)療和專業(yè)決策,都會在你感到壓力。通常,這些決定需要您首先收集信息并權衡證據。例如,您可能會在決定最佳治療方案之前咨詢多位醫(yī)生。我們想知道:感到壓力是否會改變您處理和使用你收集的信息?
“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壓力下,人們比放松時更重視支持不良結論的每一條證據。相反,他們如何衡量支持理想結論的證據不受壓力的影響。因此,人們更有可能當他們感到壓力時,得出最壞的結論是正確的。”
在這項研究中,91 名志愿者玩了一個分類游戲,他們可以收集盡可能多的證據,以決定他們是處于理想的環(huán)境(與獎勵相關)還是不理想的環(huán)境(與損失相關)。他們因準確性而受到激勵。在玩游戲之前,40 名志愿者被告知,他們必須進行一次出人意料的公開演講,并由專家小組進行評判。這讓他們感到壓力和焦慮。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壓力下,志愿者需要較弱的證據才能得出他們處于不良環(huán)境的結論。相比之下,壓力并沒有改變得出他們處于理想環(huán)境的結論所需的證據強度。
第一作者、博士生 Laura Globig(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與語言科學和馬克斯普朗克倫敦大學學院計算精神病學和衰老研究中心)說:“我們通常認為壓力情況是我們決策過程的障礙。但我們的學習模式已經發(fā)現(xiàn)可能違反直覺是適應性的,因為負面信念可能會促使人們在威脅環(huán)境中更加謹慎。”
標簽: 壓力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