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薩諸塞州總醫(yī)院(MGH)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幫助人體心臟在心肌梗塞(MI)后再生的重要步驟。
研究人員首次比較了斑馬魚和小鼠受傷心臟中疤痕組織的形成情況,發(fā)現(xiàn)了如何逆轉對哺乳動物心臟造成巨大損害的永久性疤痕。該研究結果發(fā)表在《自然通訊》上。
“我們是第一個直接比較并展示斑馬魚和哺乳動物疤痕組織形成方面非常根本差異的人,”主要作者、麻省總醫(yī)院心血管研究中心研究員、哈佛醫(yī)學院醫(yī)學講師 Eman A. Akam-Baxter 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指出了逆轉心肌梗塞后疤痕形成的可能新目標,這是以前從未發(fā)現(xiàn)過的。”
心肌梗塞會導致大量心臟細胞死亡。為了修復損傷,身體會用疤痕組織取代受損和死亡的細胞。最初,疤痕組織有利于保持心臟完整。但最終疤痕組織會成為心肌的永久組成部分,導致心臟泵血效率降低。心臟過度勞累會導致疤痕組織擴張,從而導致永久性心臟損傷。
心臟受傷后會形成永久性疤痕組織,這是所有哺乳動物的特征。但斑馬魚卻擁有非凡的能力,能夠完全清除受傷后的疤痕組織,為心臟細胞再生留出空間,讓心臟完全重新長出健康。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