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最新研究發(fā)現,獲得數千萬碳信用額并主導澳大利亞碳抵消計劃的森林再生項目對木本植被覆蓋和碳固存的影響微乎其微。
該研究是與 Haizea Analytics、新南威爾士大學 (UNSW) 和昆士蘭大學合作進行的,分析了 182 個人類誘導再生 (HIR) 項目。研究結果發(fā)表在《通訊·地球與環(huán)境》雜志上。
按信貸發(fā)行計算,HIR 項目是世界第基于自然的抵消類型,如果排除涉及避免排放的項目,HIR 項目也是最大的。
所分析的項目大多位于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和西澳大利亞州的干旱內陸地區(qū),并因在很大程度上未砍伐的地區(qū)再生原生森林而受到贊譽。
該項目不涉及任何植樹活動。他們主要聲稱通過減少牲畜和野生動物的數量,利用土壤種子庫和抑制的幼苗來再生原生森林。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項目一直存在爭議,因為澳大利亞牧場數十年的科學研究表明,牲畜和野生動物的放牧通常不會對木本植被覆蓋產生實質性的負面影響。
該研究評估了項目“計入地區(qū)”的木本植被覆蓋率是否有所增加(這些地區(qū)的同齡森林應該會再生),并分析了計入地區(qū)的木本覆蓋率趨勢是否與毗鄰地區(qū)的木本覆蓋率存在重大差異。項目邊界。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