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士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為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基因研究做出了貢獻,找到了有關增加該病風險的變異的新數據。
該研究發(fā)現,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遺傳風險因素也與其他慢性疼痛類型有關,例如偏頭痛、背痛和多部位疼痛。該研究發(fā)表在《自然遺傳學》上。
昆士蘭大學分子生物科學研究所的 Sally Mortlock 博士和 Grant Montgomery 教授與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全球 24 個團隊合作,比較了 60,000 多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和 700,000 名未患病女性的 DNA 代碼。
“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因知之甚少,但研究遺傳學可以為我們提供有關作為發(fā)病和進展基礎的生物學過程的線索,”Mortlock 博士說。
“在這項研究之前,有 17 個基因區(qū)域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現在我們有 42 個區(qū)域的數據更加豐富。
“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找出這些區(qū)域的基因作用并找到新的藥物靶點,從而開發(fā)出新的治療方法。”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嚴重的炎癥性疾病,由類似于子宮內膜、子宮內膜的組織在子宮外生長引起。
它影響了九分之一的育齡婦女,即全球 1.9 億婦女,并可能導致持續(xù)和劇烈的骨盆疼痛、疲勞、抑郁、焦慮和不孕。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