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多囊腎病 (ADPKD) 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病,可導致腎功能衰竭且無法治愈。最近發(fā)表在JASN上的研究揭示了一種可能導致這種情況的被忽視的機制。這些發(fā)現(xiàn)提供了對 ADPKD 的更好理解,并可能導致治療它的新策略。
編碼多囊蛋白 1 (PC1)的PKD1基因或編碼多囊蛋白 2 (PC2) 的PKD2基因突變導致大多數(shù) ADPKD 病例。PC1 和 PC2 蛋白作為鈣和其他離子的受體通道復合物發(fā)揮作用,它們存在于稱為初級纖毛的細胞結構中。初級纖毛是微小的指狀突起,排列在形成尿液的小管上。
纖毛中 PC1 和 PC2 的缺失被認為是囊腫形成發(fā)病機制的核心,這是 ADPKD 的標志。然而,PC1 和 PC2 可以在其他位置表達,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形式的蛋白質是否對預防 ADPKD 也很重要。
調查,Chou-Long Huang, MD, Ph.D.(愛荷華大學卡佛醫(yī)學院)和他的同事研究了 PC2在內質網(ER) 中的作用,內質網是細胞內參與蛋白質和脂質合成的結構。研究小組發(fā)現(xiàn),ER 中的 PC2 對維持腎臟健康很重要,并且它的丟失會導致囊腫形成。
ER 定位的 PC2 可能通過作為鉀通道促進鉀和鈣的交換來阻斷囊腫。當研究人員培育缺乏 PC2 的小鼠時,這些動物會出現(xiàn)囊腫,但這可以通過培育缺乏 PC2 的小鼠在 ER 中表達一種稱為 TricB 的不同鉀通道來逆轉。
“目前 ADPKD 的教條是它是一種缺陷主要起源于纖毛的疾病。我們證明 ER 中的缺陷可能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黃博士說。“此外,內質網中 PC2 的功能是調節(jié)鉀運動以間接影響鈣平衡。”除了提供這些見解外,研究表明激活 TricB 可能是 ADPKD 的一種有前途的治療策略。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