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需要有效的聯合療法來治療對現有治療方案不敏感的三陰性乳腺癌 (TNBC)。然而,傳統(tǒng)小分子組合的協(xié)同效力受到限制,主要是由于不匹配的摩爾比、不一致的藥代動力學和單個藥物的瘤內積累。當前的納米技術在先進的組合藥物遞送方面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發(fā)展,特別是在體內的比例藥物遞送。2020年4月,基于SN38的抗體-藥物偶聯物(sacituzumab govitecan)獲FDA批準用于治療轉移性TNBC患者。SN38 是一種有效的拓撲異構酶 I (TOP1) 抑制劑,可在 DNA 復制過程中誘導 DNA 單鏈或雙鏈斷裂。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自噬(“自食”)在維持基因組穩(wěn)定性和調節(jié) DNA 修復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研究發(fā)現自噬抑制劑HCQ通過損害DNA損傷修復增強腫瘤細胞對SN38的反應,并獲得TNBC細胞中協(xié)同HCQ/SN38摩爾比的范圍。
為了進一步提升協(xié)同效應,他們開發(fā)了一種納米前藥策略,用于實施 SN38 和 HCQ 的比例組合。SN38或HCQ通過二硫鍵與兩親性聚合物相連,在內源性高水平的腫瘤細胞內GSH下可特異性裂解釋放母體藥物,從而避免在正常組織中的無差別釋放。兩種聚合物前藥以優(yōu)化的協(xié)同摩爾比按比例共組裝成納米顆粒 Combo NP。Combo NP 不僅顯著改善了兩種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和腫瘤分布,而且實現了設計的比例遞送,在轉移性 TNBC 小鼠中與游離藥物組合方案相比,具有更好的抗腫瘤活性。
本研究側重于同時研究基因毒劑 (SN38) 和自噬抑制劑 (HCQ) 的基本原理和協(xié)同機制,并提供基于聚合前藥的共遞送范例,以克服傳統(tǒng)小分子藥物組合的缺點,從而為 TBNC 治療產生增強的抗腫瘤效力。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