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滄海桑田難為水,物是人非事事休什么意思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3、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4、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5、 (李清照 《武陵春》) 首句“風住塵香花已盡”,意不過風吹落花而已,然仔細想來,“風住”,則在此之前曾是風狂雨驟之時,詞人定被風雨鎖在室內,其憂悶愁苦之情已可想而知(同時為下文“也擬泛輕舟”作伏筆)。
6、“塵香”,則天已轉晴,落花成泥,透露出對美好景物遭受摧殘的惋惜之情。
7、 “花已盡”既補說“塵香”的原因,又將“愁”意推向更深一屋,大有“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
8、一句三折,頓挫有致。
9、“日晚倦梳頭”,日高方起,又無心情梳發(fā)。
10、這看似違背常理的細節(jié)描寫,正好寫出了作者在國痛家恨的環(huán)境壓力下那種不待明言,難以排遣的凄慘內心。
11、環(huán)顧四周,丈夫遺物猶在,睹物思人,念及北國故鄉(xiāng);而“物是人非”,景非昔同,不禁悲從中來;感到萬事皆休,無窮落寞,故用“事事休”三字來概括。
12、這一切真不知從何說起,正想要說,眼淚早已撲籟而下,“欲語淚先流”一句,已抑不住悲情噴涌而來,可謂“腸一日而九回”,凄婉動人。
13、詞至此收縮上片,一腔愁苦高潮暫告段落。
14、 “聞說雙溪春尚好”,語氣陡然而轉,詞人剛剛還在流淚,現在卻“也擬泛輕舟”了,似乎是微露一霎喜悅,心波疊起。
15、然“聞說”,只從傍人處聽說而已,可見自己整日獨處,無以為歡;照應了上片“風住”“日晚”兩句。
16、“尚”、“也擬”,說明詞人萌動了游春解愁的念想。
17、但人未成行,心緒又轉:“只恐”雙溪舟小,載不動那么多愁苦。
18、那么只有閉門負憂,獨自銷魂了。
19、上文“欲語淚先流”一句至此便點出緣由。
20、總起來看,整段下片,大意是說小小春游,不足以慰藉詞人天大之愁。
21、然作者卻善于通過“聞說”“也擬”“只恐”三組虛詞,吞吐盤旋,翻騰挪轉,“一轉一深,一深一妙”(劉熙載《藝概》),把自己在特殊環(huán)境下頃刻間的微妙復雜的心理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情意婉絕,回腸蕩氣。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