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的樂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作用:作者認為,禽鳥雖樂,但它全然不知人們的歡樂;而人們只知跟從太守出游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為什么快樂。
2、表達了作者樂民之樂,與民同樂之心。
3、展示自己的主觀感受和志趣追求。
4、【出處】《醉翁亭記》——宋代:歐陽修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5、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6、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7、【譯文】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
8、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9、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
10、擴展資料《醉翁亭記》創(chuàng)作背景《醉翁亭記》作于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滁州太守。
11、歐陽修在滁州實行寬簡政治,發(fā)展生產,使當?shù)厝诉^上了一種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但是當時整個的北宋王朝,雖然政治開明、風調雨順,但國家的積弊不能消除,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憂慮和痛苦。
13、2、《醉翁亭記》鑒賞本文描寫醉翁亭的秀麗環(huán)境和自然風光,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fā)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擊的復雜感情。
14、 全文描寫醉翁亭秀麗的環(huán)境、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和游人的山水之樂、游宴之樂,表現(xiàn)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抒發(fā)了他貶謫后的抑郁心情。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