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及翻譯賞析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2、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3、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4、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5、 [編輯本段]【注釋】 這首詩是劉禹錫在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歲暮,從和州返回洛陽,途經揚州與白居易相會時所作。
6、 酬:這里是以詩相答的意思。
7、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
8、使君:稱刺史。
9、 巴山楚水:指四川和兩湖一帶。
10、劉禹錫先后被貶到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屬巴國,其它地方大都屬楚國。
11、 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永貞革新失敗后劉禹錫被貶官為連州刺史到寫此詩時,前后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
12、 棄置:拋棄。
13、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
14、序文中說:自己經過嵇康,因寫此賦追念他。
15、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16、 翻:副詞,反而。
17、 翻似:倒好像。
18、 爛柯人:傳說晉人王質進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
19、看到局終,童子問王質為何不去,王質才驚悟過來,見斧柄已經腐爛。
20、回到家鄉(xiāng),已歷百年,無人相識(見《述異記》)。
21、劉禹錫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xiāng)恍如隔世的心情。
22、 歌一曲:指白居易作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一詩。
23、 長(zhǎng):增長,振作。
24、 [編輯本段]【譯文】 在巴山楚水這個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25、 懷念故友時吟誦《思舊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26、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枯萎的樹木前面也有千千萬萬樹木欣欣向榮.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醉贈劉二十八使君》,深受感動,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27、 [編輯本段]【作者小傳】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 ,晚年自號廬山人,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28、唐代中晚期詩人、哲學家。
29、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
30、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31、 詩現(xiàn)存800余首。
32、其學習民歌,反映民眾生活和風土人情的詩,題材廣闊,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轉、樸素優(yōu)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潑,充滿生活情趣。
33、其諷刺詩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擊鎮(zhèn)壓永貞革新的權貴,涉及較廣的社會現(xiàn)象。
34、晚年所作,風格漸趨含蓄,諷刺而不露痕跡。
35、 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
36、他十九歲游學長安,上書朝廷。
37、二十一歲,與柳宗元同榜考中進士。
38、同年又考中了博學宏詞科。
39、 后來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貶為朗州司馬。
40、他沒有自甘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精神進行創(chuàng)作,積極向民歌學習,創(chuàng)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體詩歌。
41、 一度奉詔還京后,劉禹錫又因詩句"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觸怒新貴被貶為連州刺史。
42、后被任命為江州刺史,在那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竹枝詞》。
43、名句很多,廣為傳誦。
44、824年夏,他寫了著名的《西塞山懷古》:"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45、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46、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47、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48、"這首詩為后世的文學評論家所激賞,認為是含蘊無窮的唐詩杰作。
49、 后來,幾經多次調動,劉禹錫被派往蘇州擔任刺史。
50、當時蘇州發(fā)生水災,饑鴻遍野。
51、他上任以后開倉賑饑,免賦減役,很快使人民從災害中走出,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
52、蘇州人民愛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蘇州擔任過刺史的韋應物、白居易和他合稱為"三杰",建立了三賢堂。
53、皇帝也對他的政績予以褒獎,賜給他紫金魚袋。
54、 劉禹錫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與朋友交游賦詩,生活閑適。
55、死后被追贈為戶部尚書。
56、 劉禹錫寫的《陋室銘》,全文共81字,字字珠璣。
57、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篇名作是劉禹錫一氣之下?lián)]毫寫成的。
58、 貞元九年(793),劉禹錫中進士后,官至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可謂官運亨通。
59、后因他參加王叔文的永貞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權貴寵臣,被德宗皇帝貶至安徽和州當通判。
60、按當時地方官府的規(guī)定,他本應住衙門三間三廈的官邸。
61、可是,和州的知縣是個勢利之徒,他見劉禹錫貶官而來,便多般刁難。
62、先是安排他住在縣城南門,不久,又要他搬至北門,由原先的三間屋縮小到一間半,不久又要他搬居城中。
63、半年之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狹小,一次比一次簡陋,全家老小根本無法安身。
64、劉禹錫覺得這縣官欺人太甚,憤然提筆寫下了《陋室銘》一文,并請大書法家柳公權書碑勒石,立于門前,以示“紀念”,一時轟動朝野。
65、 斯時被貶為廣西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與劉禹錫是同榜進士,詩歌唱酬,友誼殊深。
66、當他讀到《陋室銘》后,獲知劉禹錫遭受勢利小人冷遇時,憤懣不平,立即上書朝廷請求:“情愿以自己被遣之地柳州換和州,雖得重罪,死不恨。
67、”雖未獲準,但足可見“患難識知己,文人更相親”的高貴品質。
68、 人世滄桑,歲月如流。
69、勢利小人早已化作黃土一抔,而劉禹錫的《陋室銘》,卻光照歷史,留傳千古。
70、元九年進士,登博學鴻詞科,授監(jiān)察御史,因參加王叔文變法,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失敗后被貶為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
71、后因宰相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
72、與柳宗元交好,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稱“劉白”,詩風格清新,宛轉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的精華,并多反映社會生活。
73、 晚年與白居易友善,稱劉白,提倡歌詩發(fā)揮美刺諷喻作用。
74、其詞極有特色,以分格明麗見長,為后世詞人所推崇。
75、 [編輯本段]【體裁】 七言律詩 [編輯本段]【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十一真;可"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通押。
76、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77、 ○○●●○○●,●●⊙○●●△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78、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79、 ○○●●○⊙⊙,●●○○●●△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80、 ○●⊙○○●●,●⊙○●⊙○△ [編輯本段]【背景】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返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揚州相逢。
81、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82、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83、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84、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85、”劉禹錫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他。
86、 [編輯本段]【賞析】 劉禹錫這首酬答詩,接過白詩的話頭,著重抒寫這特定環(huán)境中自己的感情。
87、白的贈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的遭遇無限感慨,最后兩句說:“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88、”一方面感嘆劉禹錫的不幸命運,另一方面又稱贊了劉禹錫的才氣與名望。
89、大意是說:你該當遭到不幸,誰叫你的才名那么高呢!可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未免過分了。
90、這兩句詩,在同情之中又包含著贊美,顯得十分委婉。
91、因為白居易在詩的末尾說到二十三年,所以劉禹錫在詩的開頭就接著說:“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92、”自己謫居在巴山楚水這荒涼的地區(qū),算來已經二十三年了。
93、一來一往,顯出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的親切關系。
94、 接著,詩人很自然地發(fā)出感慨道:“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95、”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
96、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
97、后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xiàn)了世態(tài)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98、 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
99、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00、”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
101、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
102、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xiàn)出豁達的襟懷。
103、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意義也深刻得多了。
104、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并沒有使他消沉頹唐。
105、正象他在另外的詩里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
106、”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107、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108、 正因為“沉舟”這一聯(lián)詩突然振起,一變前面?zhèn)械统恋那檎{,尾聯(lián)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09、”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
110、意思是說,今天聽了你的詩歌不勝感慨,暫且借酒來振奮精神吧!劉禹錫在朋友的熱情關懷下,表示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111、表現(xiàn)出堅韌不拔的意志。
112、詩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見豪放,是酬贈詩中優(yōu)秀之作。
113、 詩作中,劉禹錫首先緊承白詩末聯(lián)“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
114、然后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
115、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116、詩人于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萬木爭春。
117、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
118、尾聯(lián)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
119、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120、 [編輯本段]【引用典故】 “聞笛賦”與“爛柯人” 作者用兩個典故抒發(fā)了自己長期被貶的心境。
121、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
122、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
123、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
124、一次向秀經過亡友秘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于是寫了《思舊賦》。
125、“懷舊空吟聞窗賦”意為想起當年因政治改革失敗被殺被貶的朋友,不勝懷念。
126、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
127、據《述異記》王質入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
128、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爛。
129、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
130、“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此處作者以王質自比,寫自己被貶離京雖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卻有隔世之感。
131、 [編輯本段]【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132、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133、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134、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