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變異株——奧密克戎,如今早已取代德爾塔成為全球范圍內的主要流行毒株,而自奧密克戎變異株在我國內地出現傳播后,正在全國掀起病例高峰。據了解,奧密克戎能在塑料表面存活8天,“物傳人”也成為當前國內感染最主要的疫情來源。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yī)學院原副教授張洪濤表示,在物體表面存活時間長,也是奧密克戎的一大傳播優(yōu)勢,“物傳人”變得更加難防。
據共同社1月28日報道,一研究團隊發(fā)表論文稱,相比德爾塔毒株等,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在皮膚和塑料表面存活時間最久。奧密克戎的迅速蔓延或許與此有關。
報道稱,京都府立醫(yī)科大學廣瀨亮平等人的研究團隊表示,奧密克戎可在皮膚表面存活21個小時,而德爾塔為17個小時;奧密克戎可在塑料表面存活8天,而德爾塔毒株為4.8天。
廣瀨亮平稱,奧密克戎毒株的高穩(wěn)定性,可能是它能迅速替換德爾塔毒株和導致現在疫情蔓延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奧密克戎“物傳人”正在我國多地上演。3月1日發(fā)現的青島黃島區(qū)疫情,就是由于接觸了外地帶有奧密克戎的物品所致,進而導致了小范圍家庭聚集和親友聚會傳播。
早在今年1月,北京、深圳也發(fā)生過疑似由境外被污染物品引發(fā)的疫情。
1月15日,北京、深圳兩地首次發(fā)現本土奧密克戎確診病例。1月17日兩地公布了溯源最新消息,兩地病例均接觸過國際快遞,不排除兩病例經境外輸入物品感染的可能。
北京1月15日通報的一例本土確診病例,曾在1月11日收過自加拿大發(fā)出、途經美國及中國到達北京的快遞。其在1月13日出現嗓子癢癥狀,1月14日出現乏力、發(fā)熱癥狀。后來,該快遞包裝外表面標本2件、內表面標本2件以及文件內紙張標本8件,經核酸檢測均為陽性。
而深圳市1月15日發(fā)現的感染者,從事境外冷凍試劑收發(fā)貨工作,曾在1月12日接觸和分拆了來自北美的快遞,未做個人防護,14日出現咽痛癥狀,15日核酸初篩陽性。后經檢測,該病例感染的是奧密克戎變異株(BA.1進化分支)。
直至近日的杭州余杭疫情,“物傳人”繼而引發(fā)“人傳人”的形勢更為復雜。余杭首例感染者于3月9日被發(fā)現,據“杭州發(fā)布”通報,5天來,截至3月13日8時,在杭州本輪疫情中,順豐速運余杭中轉場已有46名員工確診。
以上就是奧密克戎能在塑料表面存活8天介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