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市以來,電子煙就被吹捧為成年吸煙者煙草卷煙的安全替代品。當研究開始提出不同意見時,許多人質疑吸煙是否仍然是造成不良影響的罪魁禍首,因為大多數(shù)電子煙用戶要么是也吸煙的“雙重使用者”,要么有吸煙史。
現(xiàn)在,南加州大學凱克醫(yī)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證明,無論之前吸煙的影響如何,使用電子煙都與可能導致疾病的不利生物學變化有關。發(fā)表在《科學報告》上的這項研究表明,電子煙用戶經(jīng)歷了與吸煙者類似的基因調控變化模式,盡管吸煙者的變化更為廣泛。
“我們的研究首次調查了成人電子煙用戶使用電子煙的生物學影響,同時考慮了他們過去的吸煙暴露情況,”通訊作者、研究人口與公共衛(wèi)生科學教授 Ahmad Besaratinia 博士說。凱克醫(yī)學院。“我們的數(shù)據(jù)表明,電子煙與吸煙非常相似,與線粒體基因失調以及參與免疫和炎癥反應的分子通路的破壞有關,這些通路控制著健康與疾病狀態(tài)。”
將電子煙的影響與吸煙隔離開來
研究人員招募了一個由 82 名健康成年人組成的多元化群體,并將他們分為三類:當前的電子煙用戶,有和沒有既往吸煙史;只抽香煙的人;和一個從不吸煙者和從不吸電子煙者的對照組。他們進行了全面的面對面訪談,以從每位參與者那里獲得詳細的電子煙和吸煙史。該團隊通過對參與者的血液進行生化分析來測量可替寧(尼古丁分解產物)的濃度,從而驗證了這些歷史。
使用下一代測序和生物信息學數(shù)據(jù)分析,研究人員隨后對每個參與者的血細胞中基因調控的變化進行了全基因組搜索。當基因的正常調節(jié)被破壞并且基因失調時,這種失調會干擾基因功能,導致疾病。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wǎng)站立場無關。財經(jīng)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