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計,美國有 1900 萬人生活在所謂的食物沙漠中,他們很難獲得健康和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超過 3200 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無論是否接近可能更健康的選擇,他們都將選擇限制在最便宜的食物上。同時,大量研究指出飲食在早期死亡和慢性疾病(如心臟病、2 型糖尿病和癌癥)發(fā)展中的作用。
研究人員剛剛開始了解個人和社區(qū)特征的復雜相互作用如何影響飲食和健康。華盛頓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一個跨學科研究小組最近在一款流行的基于智能手機的食品日記應用程序的幫助下,完成了迄今為止在美國進行的關于食品環(huán)境、人口統計和飲食健康之間關系的最大規(guī)模的全國性研究。這項五年努力的結果于 1 月 18 日發(fā)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應該會給科學家、醫(yī)療保健從業(yè)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間。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更多地進入雜貨店、更少地獲得快餐、更高的收入和大學教育與更多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消費、更少的快餐和蘇打水消費以及更少被歸類為超重的可能性獨立相關?;蚍逝郑?rdquo;主要作者、華盛頓大學保羅 G. 艾倫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 Tim Althoff 解釋道。
“雖然這些結果可能并不令人意外,”Althoff 繼續(xù)說道,“但直到現在,我們衡量環(huán)境、社會經濟因素和飲食之間關系的能力一直受到樣本量小、地點單一和跨研究設計不統一的挑戰(zhàn)。不同于傳統的流行病學研究,我們的準實驗方法使我們能夠探索在全國范圍內的影響,并確定哪些因素最重要。”
這項研究始于 Althoff 還是斯坦福大學的博士生時,分析了來自 MyFitnessPal 應用程序的超過 110 萬用戶的數據——涵蓋大約 23 億條食品條目和 9,800 多個美國郵政編碼——以深入了解諸如進入雜貨店和快餐店、家庭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有助于人們的食品消費和整體飲食健康。
該團隊根據郵政編碼提供的數據測量了這些變量與 2010 年至 2016 年間記錄的四種自我報告飲食結果中的每一種之間的關聯:新鮮水果和蔬菜消費、快餐消費、蘇打水消費以及超重或肥胖的發(fā)生率按體重指數分類。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