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格藍若業(yè)績如坐“過山車”,承接關聯(lián)方仍有疑點,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瀾瀾給大家說一說,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公司前身成立剛滿5年后,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藍若)就迅速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創(chuàng)板上市申請,2023年6月進入問詢階段,2024年3月31日因其發(fā)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IPO暫時中止。
IPO受理后,格藍若的專利數暴增、99%營收來自電網、剛扭虧就忙IPO、一年時間估值漲至10倍等情況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凈利潤如坐“過山車”
據招股書,格藍若前身成立于2018年3月,是一家電力領域智能感知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主要從事互感器計量性能智能監(jiān)測裝置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及相應在線監(jiān)測平臺開發(fā)建設等技術服務。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格藍若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竇峭奇和竇亞奇兄弟二人,合計控制公司52.40%股份的表決權。
作為成立不久的一家民營企業(yè),格藍若的公司發(fā)展情況備受關注,業(yè)績出現(xiàn)暴增但凈利潤如坐過山車。
據招股書,2020年至2022年(下稱:報告期),格藍若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3,893.67萬元、5,621.55萬元、41,737.15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003.73萬元、-1,894.71萬元、18,008.91萬元,公司2022年營收和凈利潤出現(xiàn)暴增,但尷尬的是在2021年還存在虧損的情況。
同時,2020年格藍若凈利潤僅1,003.73萬元,當年股東就現(xiàn)金分紅1,840.00萬元,該次分紅的用途則是作為當時的部分股東用以實繳注冊資本。2022年格藍若在營收和凈利潤雙雙暴增的情況下更是大手筆分紅8,500.00萬元。兩次分紅中,2020年更是出現(xiàn)了超額分紅的情況,2022年現(xiàn)金分紅中竇峭奇、竇亞奇二人通過直接持股比例獲得分紅金額分別為2,995.19萬元、581.40萬元。
雖然報告期三年格藍若兩度分紅,但公司當時的償債能力弱于同行,現(xiàn)金流捉襟見肘。
據招股書,報告期各期末,格藍若短期借款余額分別0萬元、300.00萬元和12,932.03萬元,增幅較快,主要系公司為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新增借款所致。同期,格藍若應付賬款余額分別為644.40萬元、2,450.49萬元和3,020.88萬元。
報告期內,格藍若流動比率分別為3.42倍、1.52倍、1.38倍,速動比率分別3.25倍、1.27倍、1.24倍,不僅逐年降低,且遠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26.23%、55.48%和56.63%,同行均值分別為23.11%、16.35%、18.14%??梢姼袼{若報告期內長期和短期償債能力均弱于同行均值。
招股書顯示,格藍若2022年末貨幣資金金額為15,106.72萬元,較前兩年大幅上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僅在2021年出現(xiàn)斷流情況,但是其投資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81.56萬元、-953.25萬元和-4,821.99萬元,其原因主要系公司處于發(fā)展初期階段,不斷擴大生產規(guī)模,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致。
同時招股書顯示,格藍若在2022年12月簽訂購買光谷創(chuàng)新天地INNOC2、INNOC3兩棟寫字樓及相應地下停車位的合同,合同金額為29,344.38萬元。
鑒于資金緊張的情況,本次IPO格藍若擬募資128,293.72萬元,其中包含30,000.00萬元補流資金。
在格藍若發(fā)展迅速,運營資金需求較大的情況下,實控人竇峭奇、竇亞奇向公司借款輸血。2020年和2021年竇峭奇、竇亞奇二人合計向格藍若提供資金1,055.61萬元,截至2022年末,格藍若將2020年、2021年及之前借款全部償還。
報告期內,在資金較為緊張且自身負債率逐年上漲的情況下,格藍若還為實控人及關聯(lián)方提供借款。2020年,股東嚴平、竇亞奇分別向格藍若借款金額133.40萬元、55.80萬元。兩名實控人共同控制的其他企業(yè)武漢天任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在報告期內連續(xù)三年向格藍若借款共計1,360.00萬元;持有格藍若4.22%股份的股東黃純禮控制的武漢中天正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2021年也向公司借款300萬元。前述關聯(lián)方分別在2021年和2022年將相關借款全部償還。
此外,在內部治理方面,格藍若存在以個人卡支付員工薪酬、收取費用退款的情況。在合規(guī)經營方面,格藍若在2020年度存在尚未取得《承裝(修、試)電力設施許可證》情況下自行為客戶提供產品安裝服務的情形。
承接關聯(lián)方有疑點待解
格藍若前身武漢格藍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格藍若有限)成立于2018年3月16日,系由竇峭奇和竇亞奇共同以貨幣出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初始注冊資本為3,000.00萬元,成立之初公司注冊資本并未實繳。
截至到2020年1月1日,格藍若有限實繳出資額僅為249.70萬元,前述實繳資金均是實控人之一的竇峭奇實繳。但企信網披露的格藍若有限2018年工商年報顯示,公司3,000萬元出資額在2018年已全部實繳。
(截圖來自企信網)
招股書披露,因格藍若有限注冊資本未全部實繳,2020年股轉中存在“0元購”的情況。
據招股書,2020年4月28日,竇亞奇與張偉宇簽署股轉協(xié)議,竇亞奇將其持有的未實繳的56.70萬元出資額轉讓給張偉宇。同日,竇峭奇分別與張偉宇、黃純禮、馮新剛、嚴平簽署《股權轉讓協(xié)議》,竇峭奇將其持有的未實繳出資額轉讓給前述四名自然人,轉讓出資額數量分別為93.30萬元、150.00萬元、265.20萬元、938.10萬元。同年6月18日,張偉宇將從竇亞奇、竇峭奇二人手中獲得的出資額又轉讓給了竇峭奇,前述股轉交易價格均為0元。
同年11月,格藍若有限股東大會決議,同意將未分配利潤1,840.00萬元用于實繳注冊資本,其中竇峭奇、嚴平、竇亞奇分別通過本次未分配利潤轉為實收資本完成實繳出資894.00萬元、667.00萬元、279.00萬元;股東黃純禮、馮新剛由于未實際參與前期的公司經營活動,均同意放棄此次利潤分配。
其中,自然人股東嚴平也享受667.00萬元未分配利潤轉為實收資本的“福利”。
據招股書披露,嚴平于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任格藍若有限董事;2022年9月至今,擔任格藍若副董事長;2021年1月前嚴平并未在格藍若有限任職。瀏覽嚴平2021年之前的履歷信息,《壹財信》發(fā)現(xiàn),嚴平于2007年10月至2019年8月,歷任武漢格藍若光電互感器有限公司(下稱:光電互感)總經理、董事。
問詢回復顯示,光電互感成立于2007年10月,2022年9月注銷。光電互感成立以來的主營業(yè)務為光電互感器、零壓降光纖等電力設備及系統(tǒng)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在問詢回復中,格藍若稱光電互感業(yè)務整體偏硬件電子設備,格藍若產品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xiàn)在軟件及算法,兩者產品的底層技術、技術門檻、運用細分領域等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兩家公司不存在同業(yè)的情況,格藍若也并未承接光電互感原有業(yè)務,且從2020年起光電互感未繼續(xù)開展實際經營活動。
雖然格藍若未承接光電互感原有業(yè)務,但是存在承接其生產、行政、財務人員的情況。這其中包含目前在技術研發(fā)中心產品測試部主要負責測試相關工作的嚴美陳等12人。除前述12人外,格藍若核心技術人員陳勉舟曾在光電互感以實習身份從事研發(fā)工作。
另外,招股書披露上海鑫榮格企業(yè)咨詢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是格藍若的員工持股平臺,成立時間為2021年8月16日,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持有格藍若6.10%的股份。據企查查信息,在該員工持股平臺成立時,練斌就認繳出資額75萬元;同時,練斌曾任光電互感財務負責人。
據問詢回復,格藍若承接光電互感的財務人員即是練斌,目前練斌在格藍若擔任財務支持中心副總經理。問詢回復中對于格藍若承接光電互感的人員時間并未明確披露,不知練斌入股時其當時到底在哪方任職?
以上就是關于【格藍若業(yè)績如坐“過山車”,承接關聯(lián)方仍有疑點】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